楼房地基施工包括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础垫层施工、大放脚砌筑、地圈梁施工等流程,具体如下:
1、测量、放线:包括准备测量仪器、放控制点线、放外墙线、放开挖线等步骤。
(相关资料图)
2、基槽开挖:先由挖机探点,确认地基土质情况,再根据施工图进行基槽开挖。
3、基础垫层施工:垫层支模必须稳固、牢靠,垫层混凝土浇筑符合设计要求。
4、大放脚砌筑:也叫基础大放脚,就是把基础底面做的比墙身宽,呈阶梯形逐级加宽。
5、地圈梁施工: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
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1、首先,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的勘测分析。包括地质环境的调查和分析,以及确定地基基础类型、承载能力和抗震要求等,为后期施工提供依据。
2、其次,对于地基基础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有时候不同的施工工艺会对施工效果和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对于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尽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3、另外,地基基础施工中需要注意土方的处理和排放。由于工程建设中往往涉及大量的土石方运输,因此需要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立临时卸料场地,并对土方的运输、削方、填方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控制,以保护环境,防止扬尘和污染。
地基改善包括那几个方面
1、改善剪切特性
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使结构失稳或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使临近地基产生隆起或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就需要采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措施。
2、改善压缩特性
地基的高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3、改善透水特性
地基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房屋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减少其水压力的措施。
4、改善动力特性
地基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粉、砂土将会产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并改善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
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地基处理的措施。